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成功軌跡-中外領袖領導特質大剖析(3-4) 戈巴契夫 導引世界權力新秩序的時代舵手 Part 3

後記
號稱老大哥的蘇聯長期隱藏在鐵幕中直帶著個神祕的面紗,世人對他的了解其實是非常有限的;直到戈巴契夫的出現,才改變這種情形。當年他頻頻出現在美國的電視螢光幕上,和美國總統雷根就東西方冷戰結束達成協議,戈巴契夫的風采,給人善良誠懇的印象,也成爲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蘇聯領袖當他經歷八九政變時,全球的人透過電視也同時爲他捏把冷汗,能得到世人這樣的認同是相當不容易的。

如今戈巴契夫已下台,而世人對他功過的評價也呈現兩極,有派認爲他僅空談理論未能落實到現實社會,因此他難有再崛起的機會;而有另派人則認爲他建立了政治的新典範,貢獻卓著。

從行爲科學的指標來看戈巴契夫,則令人有很深的感慨。

個政治家的任務來說,主要應該是提高人類文明,增進老百姓福祉;雖然蘇聯帝國在他的手中瓦解,但若站在百姓的立場來看,他已經超越了個人私利與黨派的利益完全站在老百姓的利益爲出發點。他了解蘇聯需要改革,否則會變成落後於世界文明的國家,因此,戈巴契夫堅持改革的步伐,甚至到緊要關頭冒著生命與職位都會失去的風險,他依然堅定無畏,這樣的勇氣令人佩服。

細數些世人熟知的政治領袖,國父孫中山與美國國父華盛頓,都具有同樣的情操與風範,但華盛頓能兼顧理想與現實,而孫中山與戈巴契夫則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缺了臨門腳。他雖然有長遠的眼光,但卻掉在、、知人,與、用人,的陷阱之中,在些關鍵時刻未能當機立斷掌握契機,以至必須把主控權拱手讓出。

在用人方面,戈巴契夫重用幕僚人員也是大特色。他所用的人都和他樣有很高的熱情與理想,具有高專業與開創性,但偏重於智庫型的人才,在黨政方面的能力較強,而內政、經濟等方面的技術幕僚則較欠缺,因此有理想無法落實之憾。另外太重視人的感覺,在人事決策上顯得憂柔寡斷,更造成大敗筆。

學法律的戈巴契夫,對於人權非常重視,他重新建立了蘇聯法制的基礎,通過了許多與人民權利攸關的法案,紮實的法律背景使他在這方面表現卓越。但對經濟的缺乏了解,未能優先解決百姓的經濟問題,卻也造成蘇聯至今仍嚴重的經濟困難。

時機稍縱即逝,當戈巴契夫擁有掌控蘇聯的主導權,也得到國際社會支持之際,天時地利人和兼具下,他卻錯失了改革良機黯然下台。除非有奇蹟出現,否則戈巴契夫想重新再來,將是很困難的。

再看目前俄羅斯的領導人葉爾欽,雖然他取代了戈巴契夫的職位,但相對而言,葉爾欽是位管理型的人,較缺乏國際的視野,因此,只偏向於解決現存的問題,而沒有規畫國家遠景藍圖的眼光。過去在戈巴契夫時代,人們生活雖然窮苦,但在精神上卻有所期待而現在不僅經濟不景氣,一九九二年的GDP只有一九九一年的一半,同時人民精神又無寄託,老百姓的士氣大受打擊。再加上最近激進民族主義保守派有興,起的跡象,不僅國家的前途令人憂慮,對全球局勢也無異是個定時炸彈。蘇聯的變局,使原先美蘇中三足鼎立的均衡現象被破壞,因而最近美國仍強調要加強軍事力量,以防中共的壯大。

對戈巴契夫而言,雖然政治舞台漸行漸遠,但他仍未放棄改善蘇聯人民生活的目標,目前他的基金會正積極和跨國企業合作,希望能引進跨國企業到蘇聯投資。戈巴契夫希望透過基金會的中介,能減少因爲蘇聯的層層官僚體系,而阻礙國際企業至蘇聯投資的意願,同時,基金會也希望能更積極的敎育民眾,從過去分配的觀念逐漸導向市場經濟的生產觀念。即使已步下國際政治舞台,戈巴契夫對於從本質去改變蘇聯的觀念,似乎未曾改變過。

上述均來自作者張曼琳張曼琳的20年前1994815出版的書名:「成功軌跡-中外領袖領導特質大剖析」;最新的「內在領導力」新書,將由「時報出版社」於8月份出版;其加入更多每個人均可發揮不限於職位的完全個人可運用的根據內在的聲音,開發內在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