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由股神巴菲特的事業與人生的啟發 – Part 3

圖片來源:www.cy177.net
慈善事業:「內在成績單」的轉化與「內在領導力」啟蒙

第一階段的機緣:他在近50歲進入空巢期小孩們長大,經太太說服,成立 慈善事業由太太主持。太太蘇珊選出其城鎮的黑人社區支持黑人領袖與協助提昇當地黑人生活品質,且因此認識了 金恩博士,他也是歐巴馬總統的典範,後受其被槍殺的震撼並打破其家族的種族歧視,先後接受猶太人與弱勢民族。且在其妻病重出院前不久,對大學生的演講提到:「不管你有多少錢,這時你如何使用金錢乃為生命最後的考驗。『愛』是用錢買不到的,但要得到愛,唯一的方式是『討人喜愛』。」
                                    
第二階段:由於其妻在2004年過世,對他內省的過程轉化很重要,而進入人生的第二階段:對慈善事業的使用。因此他只留67億美元給其家人慈善基金會,而後將380億於2006年其76歲時宣佈捐贈比爾蓋滋夫婦基金會;且明確表示其巴菲特家族文化不願意讓大量財富代代相傳的想法:「我想給子女足以讓他們能夠一展抱負,而不是多到讓他們最後一事無成」,這對東方的華人富裕的大富家族乃是一大啟示;且子女也不會因爭產而演變成家人「無情的醜陋鬥爭」,此對社會乃是一個錯誤的示範!
且巴菲特對財富的想法:近20年前1995年其於65歲時說:我認為在個人財富的累積上,社會才是真正的幕後功臣。如果我出身在孟加拉或秘魯這類國家,所有才智都是毫無用武之地在美國市場經濟的系統下,正好讓我充分發揮專長;且所獲得財富更是不成比例因此我深信「取之社會也將報酬回饋社會」。由於「對我自己所擁有的錢無任何罪惡感,而物質生活原本就不是我所追求的;因此在我和妻子離開人世時,我會將這些錢全部捐獻出來,作為慈善之用」;這真是內在豐富聚足的「財神爺」精神的真正內涵。


$的價值的無限擴展的運用

巴菲特小時即喜歡埋頭讀自己最喜歡的(賺到1000美元的100)對他想成為如「洛克菲勒」一樣大富大貴之人的夢想很實用,且從小即立即行動,也成點石成金的投資大師一生的踐行者的;且他一路實踐並運用自己對數字的天賦超過數十年後,認為自己最大價值:即來自於對$資本的充分運用能力;他主要責任即是提供資本給經濟狀況良好的企業,並保留其原有的管理階層,繼續帶領公司成長的「放手」授權的雙贏的政策!其對現金流的管理能力外,在資產負責表的管理上才華洋溢,成功讓「波克夏」的債信評等的「最高等級」;因此也能享有最低舉債成本。且2005年報告全球只有8家能給維持在此一水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