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

「掌握成功的關鍵」-道德訴求的狂熱者──墨子 – Part 1

作者:張曼琳

道德訴求的狂熱者──墨子

他的理想過高,以致主張如曇花一現,然而「兼愛非攻」却是人類社會至善的境界,尙實、樸素却是人性本質的回歸。

墨子於孔子死後十一年出生,是春秋戰國交替之際的宋國人。由於經年累月的征戰,絕大多數與統治者爭霸事業無關的小老百姓,早已厭倦這種顚沛流離、動亂不止的日子,主張「兼愛非攻」的墨子學說,遂在當時獲得共鳴,他的言論觀點與儒家成爲顯學。

理想與務實的綜合體
墨子的領導特質雖然也有強者支配的老虎典型性格,不過外向表達的程度幾乎與掌控度一樣凸顯,這兩種特質對他的影響很大。
由他所提出的十大主張:尙賢、尙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天志、明鬼、兼愛、非攻,可以看出他是個十足的理想主義者,而這種思想的形成,則與他的成長經歷有密切的關係。
墨子是手工業出身,曾經當過木匠,對工藝器械非常在行,但在當時封建制度下,貴賤階級十分淸楚,也因爲低微的社會地位,讓他能深切體會民間疾苦,感受一般百姓的悲慘生活。其次,他雖曾接受過儒家敎育,卻對繁瑣的「禮」感到不耐、無法認同,於是另立門派,招收弟子講學,傳播獨樹一格的學說理論。
像墨子這樣同時擁有高支配型與高表達型的性格,在平時扮演一位熱情樂觀的激勵者,隨時以天賦的好口才,以及眞心誠意的好心腸,去帶領人們依照美好的理想遠景共同努力。也因此他像一塊磁石般,吸引了三百多位忠貞的學生,在嚴密的組織下,過著淸苦樸素的生活,力行節儉共享的生活主張。

兼愛,非攻
由現代的觀點看墨子,是旣理性又感性,旣是理想派又是務實派。比如兼愛的思想,是敎人互愛互助,不分親疏,同時要把自己的東西都拿出來和別人分享,不能有一點私人獨佔的想法,而有愛的和平社會,就該使孤苦伶仃的老人和年幼無依的孩童得到完善照顧。這種相當於今日社會主義觀點的共產思想固然理想,卻不容易實現;不過墨子一本狂熱的態度,總以自己的精神感召與身體力行,想發揮更普遍的影響力,把不可能變爲可能。
而他與學生們過著自律節儉、刻苦勞動的生活,則類似後世西方的淸敎徒一般,也是普遍人所不願爲,與人性中好逸惡勞、追求榮華富貴的目標及欲望大相逕庭。
另外由於他深具共感性與同理心,天生愛好平等,因此反對王公大人永久把持權勢,除了主張「尙實」,認爲應該推舉有賢德才能的人當政之外,還要做到「官無常貴,民無終賤」,對有才能的農夫或工人,應不計其出身低微,照樣可以被推舉當官,治理政事。
不過他這種和善的作風,在遇到與自己理念衝突矛盾的時候,就會立刻展現強硬不妥協的態度,盡力扭轉形勢,非在自己掌握之中不可。
比如他曾經當過宋國大夫,後來就推薦學生當官,一旦他發現學生進入仕途之後,違背了當初受敎育的主張,像是奢華、好戰、自私,就會被召回。他絕不容許這些學生一旦離開他,就背叛了原有的中心思想。
他也以行動來實踐自己的主張,阻止戰爭發生,從這點可以了解他的爆發力指標最強。一個相當有名的例子是,他得知楚國在公輸般造好雲梯,準備攻宋的消息,立刻從宋國連走十天十夜,趕到楚國去勸楚王不要發動戰爭。這時,他發揮了高度的說服技巧,首先與公輸般當場利用模型操演了一次假想的攻防戰,被模擬戰術打敗的公輸般不服,就放話另有辦法取得勝利。墨子看出對方想置自己於死地,便老實吿訴「公輸般」早就料到這點,因此已經組織了弟子,在宋國部署防守器械,準備迎戰了。楚王一聽,認爲沒有致勝保握,最後放棄了這場掠奪戰,而宋國也及時免於被迫抵禦外侮的痛苦。
除了這些,墨子爲了貫徹其「非攻」的主張,也把自己的學生組織成「糾察」隊伍,成立機械作戰部隊。由於這些人大都爲手工業勞動者,擅長製造器械,於是動員大家這方面的力量,做了許多作戰輔助工具,如戰車、木馬,甚至相傳有可以載人的大風箏,遇到哪裡有戰爭發動,便率領前往勸阻,如不聽從,就以武力制止。

本網頁所有內容之著作權由張曼琳享有,非經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