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掌握成功的關鍵」- 急進創新的改革派──商鞅 – Part 2

作者:張曼琳
過人氣魄,貫徹新政

商鞅的爲政理念也充滿了法家的思想色彩,講求法治,並以嚴密完整的制度鞏固君權的統治基礎。比如他絕對禁止私鬥,若有違法者,一律照情節輕重判刑。
此外,他揚棄了過去間接由封侯統治地方的傳統,而以郡縣制度將全國分設二十一個縣,由中央直接任免縣官,來加強中央集權,以及確實掌握各地動態,同時制定了一套度量衡標準,不僅統一 了紊亂的情形,也有利於稅收和民間交易。
爲了控制全國的社會秩序,商鞅更規定五家爲一位,十家爲一什,互相糾察監督,如遇壞人而予以包庇不舉發者,將遭到連坐的處罰。這種高壓手段,雖帶給人們極端的逼迫感,卻不可諱言的使人人不敢徇私苟且,乖乖做順民,有利於新政的貫徹到底。
對於貴族保守勢力的頑抗與仇視,商鞅能夠凜凜然無所返縮,不但力排衆議,還始終在激烈的鬥爭中持續進行,完全是依恃秦孝公在背後的支持。
當推行新法之初,朝中權貴主張以舊制治理國家,可以順水推舟,官員旣可不勞而成,人民也能安定,何必以新法造成震盪與阻力.,況且敎育人民遵從新法,更要費力氣。商鞅卻以一貫的自信予以尖銳反駁,認爲反古未必錯,循禮未必對,更舉出商湯與周武王就是反古而稱王,而夏桀與殷紂則沒有及時更改舊制,任由腐敗耗弱下去而亡國的。因此堅決認定治理國家只在乎是否符合國家利益,並沒有固定一成不變的方法。

建立威信與公權

由這些歷史資料,可以看出商鞅的膽識魄力,以及鮮明的靈活開創了新風格。他的敏銳直覺,讓他協助秦孝公厚植經濟的實力時,能不受制舊有傳統的束縛,跳開原先的圈子,抓住符合現實需要的管理大原則、大方法,對自己沒有任何懷疑,爲了達成旣定目標,他盡可能掃除障礙,以免結果打了折扣或走了樣。
有一則故事可以說明商鞅如何爲了樹立權威,讓人們相信他推行新法的決心。
在他擬就新法,徵得孝公同意之後,他派人拿把二丈長的木杵豎立在南城門,貼出懸賞通吿,如果有人把杆子搬到北城門去,就賞給十金。偏偏許多人以爲是開玩笑,或覺得如此輕易的事情怎可能獲賞,而遲遲無人聞問。商鞅於是再把賞金提高到五十金,終於有人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眞的照做了,也果然領到賞金。從此人們了解商鞅公布法令的效力,也知道絕不是說說而已,而商鞅展示了自己的信用與公權力,也敎育了民衆之後,接著公布新法,全力推動執行。
商鞅對秦國的貢獻在於成就了「家給人足、民勇於公職、怯於私鬥、鄕邑大治」的繁榮安定局面,而使原本落後的情景,脫胎換骨爲「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的強權。他在孝公死後,雖因舊有貴族的報復,被繼位的惠王以「謀反」罪名慘遭五馬分屍的酷刑,但他所制定的新法與推行的種種制度,都保留了下來,爲秦惠王和後來的繼位者持續應用。到今天,無論是郡縣制、統一度量衡、土地均可由買賣而爲地主私人擁有等,歷經數千年依然存在,商鞅這位法家的典型代表人物,早已通過歷史的考驗而確立了地位。
  
上述均來自作者張曼琳在19954月出版的書名:「掌握成功的關鍵」;最新的「內在領導力」新書,已由「時報出版社」於201410月份出版;其加入更多每個人均可發揮不限於職位的完全個人可運用的根據內在的聲音,開發內在的力量。

本網頁所有內容之著作權由張曼琳享有,非經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