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成功軌跡-中外領袖領導特質大剖析(6-2) 季辛吉 國際均勢的規劃家與整合者Part-2

移民美國,珍惜自由生活
季辛吉出生在德國巴伐利亞,在他九歲時正好希特勒開始掌權,身爲猶太人可知季辛吉的童年是在灰暗與危險中度過的。他曾說,美國社會的自由與法治對他是一個很大的激勵,而移民至美國後才讓他開始享有有尊嚴的生活;因此他對於得來不易的機會,會勇於去掌握且努力的做最大的發揮。
唸外交的季辛吉原先在哈佛大學擔任敎授,主要專長是研究歐洲各民族的興衰,以及其戰略與武器控制;由於在學術界享有盛名,因此他還擔任洛克斐勒的智囊團。一九六八年尼克森剛當選總統,出乎意外的邀請沒有從政經驗的季辛吉擔任國家安全顧問;原先季辛吉獲尼克森召見時,還以爲尼克森是要延攬洛克斐勒入閣。

和尼克森搭檔,以中國牌打出全球戰略
季辛吉之所以獲得尼克森的靑睞,一方面是季辛吉的一些外交見解得到尼克森的賞識,另」方面是尼克森害羞,又堅持自己獨特策略的個性,讓他對現有的一些外交人員無法信任。而尼克森與季辛吉這個全新的搭檔,反而成爲美國繼羅斯福總統之後,在國際外交上較有突破性格局的一次搭配。
尼克森的外交政策有一個基本的大前題,因當時美國受到越戰的沈重拖累,另外在國力上也不如過去般強盛,因此,尼克森不希望像過去般維持美蘇兩強的情勢,而希望讓美、歐、蘇、中等國維持均勢的方式,來維繫國際間的均衡。這也正是季辛吉的外交主張,因此尼克森延攬他入閣,擔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
這樣的想法讓季辛吉來落實,他提出的策略是應該打開中國大陸的門,讓美中蘇三個形成三角均勢的關係。二九七一年季辛吉秘密訪問中國大陸,和周恩來碰面,也爲兩國關係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當時美國和臺灣還有實質的外交關係,和中國大陸則隔閡了二十年未接觸。但當時歐洲出現一種親俄疏美的趨勢,而美國介入越戰也形同與蘇聯在暗中較勁,因此,在太平洋區域尋找一個制衡的力量,是美國在戰略上的重要策略,而中國大陸是一個極佳的對象。對中國大陸而言,他們正試圖發展對外關係,美國正是一個極適當的開展起點,因此雙方一拍即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