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成功軌跡-中外領袖領導特質大剖析(3-2) 柯林頓—重振美國經濟雄風的指揮官 Part 1

第二篇      
柯林頓重振美國經濟雄風的指揮官 Part 1

Its time to change」,住美國政經結構需要轉變之大好時機而趁勢崛起的柯林頓總統,在一向超過自己年齡行事的.快節奏步伐下,將扮演把「美國公司」反敗爲勝的董事長;年輕如他,應該注意哪些資源的互補,以成功地完成改革大業呢?

個人經歷
(略)

個性特質
l       表達性:最強,熱情洋溢、口才流暢善辯、喜歡交朋友
l       遵奉性:最低,自由主義、富開創精神不喜歡拘束
l       耐心性:偏低,追求變化不喜歡停滯不動、性急爆發力強
l       支配性:中等,有自信、積極

繼甘迺迪之後美國總統柯林頓是另位在靑壯之年就登上總統寶座的傑出人物,身爲嬰兒潮之後出生的第位美國總統,他將把美國帶向哪個方向,無疑是全球每個人都關心的話題。

在電視上我們經常看到柯林頓,以穩健的台風,機智的話語侃侃而談,他是第位大量運用電視和民眾溝通的國際領袖,即使訪問前蘇聯時,甚至透過即時實況轉播,和蘇聯人民面對面的溝通。根據美國PDP領導管理整合系統的領導特質來分析,不難發現柯林頓是屬於說服力強的孔雀型領袖。

「該是改變的時後了!」

高表達性的人,擅長於推銷自己、懂得穿著,讓別人感到和自己相處是件偷快的事,而且懂得將抽象的觀念轉化成易懂的語言。此在柯林頓競選期間可以看出,他坐著巴士全國拜票每天十四十五小時的拜訪,幕僚人員都已顯得疲憊不堪,可是精力旺盛的柯林頓雖然眼睛都已出現黑眼圈,但面對工作人員時,臉上仍是張樂觀進取的笑臉。和布希不同的,他十分堅持定要全國巡迴拜訪,因爲他深諳自己在和人接觸的群眾魅力。他自己曾表示,只要讓別人看到他,他就有信心讓別人把票投給他。所以路走的越多,他當選的機會就越多。

不過也因爲他太過活躍而容易忽略技術性的問題^因此輔助他的幕僚人員必須特重在事務的實務經驗上,以補其不足。

從耶魯大學畢業之後,柯林頓直都在做超過自己年齢所該做的事,到最後成爲美國繼甘迺迪之後最年輕的總統,他都是個慢不下來的人〔由此可見他的低耐久性)。他要求在現有的環境裡能再找出新的步調,任何的延遲對他來說,無疑是生命的浪費。
由他所提出的競選口號:「Its time to change,就可看出他是低遵奉性並具有宏觀眼光的人,懂得在已經逐漸脫軌的狀況中理出套新規則,而不願墨守成規。
由於美國在七0年代曾經過多年國富民強的輝煌時期,九0年代起,人們在面對未來國力可能毎下愈況的威脅時,更容易燃起緬懷過去甘迺迪、羅斯福時代「新政」、新人新希望的美國夢。而柯林頓剛好是最擅長鼓吹,也難怪乎柯林頓能奇蹟式的打敗年初聲望還如日中天的布希就像八十年前國父孫中山先生以介書生的能力,歷經十次革命打敗行之多年的封建制度,也是靠他的特質,不厭其煩地多方奔走遊說籌募才得以成功的。
出身中產階級家庭的柯林頓自幼喪父繼父酗酒,貧苦的奮鬥過程讓他對生活周遭都採取不苛求的態度。從小不是很善待他的繼父,在臨終前的六個禮拜,他每個週末還是由喬治城開車數百公里回家去探望他。由此可看出,柯林頓感性的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